7月18日上午,我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在高灿明老师带领下来到德安县车桥镇义门陈遗址,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参观学习活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义门陈遗址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其传承上千年的家风文化更是令人赞叹。
在参观过程中,实践队成员们认真聆听讲解员的介绍。从义门陈家族的起源,到其发展壮大,再到最终的分庄,每一段历史都让队员们沉浸其中。


队员们了解到,义门陈家族曾创造了3900余人、历经15代、332年聚族而居、同炊共食、和谐共处不分家的奇迹 ,成为古代社会中人口最多、文化最盛、合居最长、团结最紧的和谐大家庭,被欧阳修赞誉为“天下第一家”。其传家智慧凝练成的规约习俗——德安义门陈家训传统,于2021年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成为中华民族优良家风的鲜活典范。
在义门陈家风园,队员们通过文物史料与场景,直观地感受到了家族内聚族合炊、财产共有,将儒家“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的理想变为现实是何种景象。此外,义门陈家族还划出2000亩土地兴建东佳书院,供家族后代和乡邻求学,让耕读传家的理念惠及四方。“孝顺重亲,团结和睦,明德修身,禁绝非为”,这些传家智慧凝练在《家法三十三条》《家规十六则》《家范十二则》里,让队员们深刻认识到良好家风对于个人成长和家族发展的重要性。


参观结束后,实践队成员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他们不仅深入了解了义门陈的历史和文化,更从其家风文化中汲取了精神力量。此次参观学习活动,为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传统文化教育课,也激励着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良好家风,展现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与风采。
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对义门陈遗址的参观学习,不仅丰富了队员们的文化知识,也为他们的人生经历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为后续的实践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思考。
图文来源:邱永昊,余子怡,肖晨缘
一审一校:高灿明
二审二校:孔柠檬
三审三校:刘晓伟